單位交五險的比例是多少?
一、單位繳納五險的比例如下:
1、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1%(全部計入統籌基金),個人8%(全部計入個人賬戶);
2、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9%,個人2%+3元;
3、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個人1%;
4、工傷保險:單位每月為您支付0.5%,您不必自己支付一分錢;工傷保險根據單位劃分的行業范圍確定工傷費率,在0.5%至2%之間;
5、生育保險:單位每月給你交1%,你一分錢也不用交。
住房公積金。具體單位和個人承擔的比例為50%,按個人年平均工資計算。
二、五險一金的作用:
1、養老保險是為了老有所養,退休時領取養老金;
2、醫療保險用于職工生病作為醫療報銷;
3、失業保險是職工失業后領取生活費的;
4、生育保險是職工生育作為生育報銷及相關待遇;
5、工傷保險是職工發生工傷,支付醫療費用或賠償相關工傷待遇;
6、住房公積金是住房改革,給予一定的住房基金,企業負責給你一部分錢,減輕你的經濟負擔,各有各的好處。
三、五險的內容是什么:
1、社會養老保險。為解決符合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邊界,或因老年人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勞動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勞動者;
2、醫療保險。補償疾病帶來的醫療費用;
3、失業保險。為因失業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
4、工傷保險。勞動者或者其遺屬在工作中或者在規定的特殊情況下,因意外傷害或者職業病暫時或者永久喪失勞動能力或者死亡的,可以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
5、生育保險。當職業婦女因子女暫時中斷勞動時,國家和社會應及時提供生活保障和物質幫助。
總之,只要在勞動合同成立期間,就要繳納社會保險。五險中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的保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的保費由單位繳納。它可以保護公民在老年、疾病、工傷、失業、分娩等條件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二十三條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五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根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確定的費率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二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注意: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法律意見。如遇類似問題,建議立即咨詢專業律師獲取針對性解答。
需要專業律師幫助?
24小時免費法律咨詢,專業律師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