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賠償經濟補償金額不夠怎么辦
公司以經濟補償的名義支付的金額低于法定標準,勞動者合法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該如何應對?
公司賠償經濟補償金額不夠怎么辦?
勞動者應及時維權
當企業發放的經濟補償金低于法定期限,勞動者應及時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仲裁時,勞動者需要提供以下證據材料:
勞動合同或其他用工協議
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
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證明
勞動者主張經濟補償金不足的計算依據
仲裁程序
勞動仲裁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驟:
1. 申請仲裁:勞動者向有管轄權的勞動仲裁委員會提交仲裁申請書。
2. 受理案件:勞動仲裁委員會審查申請書,符合受理條件的予以受理。
3. 開庭審理:仲裁庭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庭審,收集證據并查明事實。
4. 調解:仲裁庭促使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調解協議。
5. 仲裁裁決:如果調解不成立,仲裁庭將依法作出仲裁裁決。
仲裁裁決
仲裁裁決對雙方當事人均有約束力,如果企業拒不履行,勞動者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需要注意的是,仲裁裁決只能解決經濟補償金問題,無法解決其他與解除勞動合同有關的糾紛。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金為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標準為勞動者在企業工作的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其中,所謂年限指的是勞動者在企業連續工作的實際時間,包括勞動合同期滿、試用期不滿、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等情況。
其他途徑
除了勞動仲裁外,勞動者也可以選擇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由監察大隊對企業進行調查并責令改正。如果勞動監察大隊調查后發現企業存在違法行為,可以對企業處以罰款等處罰。
法律問題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如有疑問不知道如何處理,建議一對一咨詢專業律師,歡迎在本站免費咨詢律師,我們為你提供專業、詳細的法律建議。
注意: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法律意見。如遇類似問題,建議咨詢專業律師或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