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員罰金減免申請,服刑人員病情是否符合保外就醫條件
服刑人員若是想要申請保外就醫,需要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診斷并開具證明文件。對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可以申請監外執行。
服刑人員怎樣申請保外就醫?
涉嫌故意殺人罪低于多少歲可以免除刑事責任?
故意殺人案件中,低于12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免除刑事責任。
《刑法》
第十七條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聾啞人犯罪怎樣承擔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18條的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強制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強制醫療。而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刑法第19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刑法之所以規定對盲人犯罪、聾啞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主要是考慮視覺等重要功能的喪失會導致人的認知、交流等能力下降,不能正常融入社會生活,其辨認自身行為性質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也弱于常人,故追究其刑事責任時可以從寬處罰。
對于以上內容希望可以給到大家參考。雖然現在法律行業律師有很多,但是大家在選擇律師時,還是要仔細考量,盡量選擇口碑、專業性強的律師進行委托,做到真正的省心省事。
注意: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法律意見。如遇類似問題,建議咨詢專業律師或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