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交通肇事發生之后,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沒有得到救助而死亡的,一般以共犯論處,當事人的行為造成交通事故發生之后,對于受傷人員應當及時送去救治,如果存在逃逸行為往往受到的處罰會更加嚴重。關于怎樣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的問題,下面問法智選小編為您進行詳細解答。
怎樣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一)從犯罪主體上看,行為人必須是二人以上,這是成立共同犯罪的前提條件,并且各共同犯罪人必須都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
(二)從犯罪的客觀要件上看,各共同犯罪人必須實施了共同犯罪行為。共同犯罪行為是指各共同犯罪人的行為都指向同一個犯罪事實,彼此聯系,互相配合,他們與犯罪結果之間都存在因果關系。
(三)從犯罪的主觀要件上看,各共同犯罪人主觀上必須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謂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經過意思聯絡,明知他們的共同犯罪行為會造成危害社會的結果,并決意實施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這種危害社會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就認識因素上講,各共同犯罪人必須認識到,不是自己一個人在實施犯罪,而是在他人的配合下共同實施犯罪,并且要明知他們的共同危害社會的行為會造成某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就意志因素來講,各共同犯罪人必須是希望或放任危害社會結果的發生。
從表面上看,交通肇事后,車輛的主管人員、機動車輛的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者逃逸,致使被害人得不到及時救助而死亡的行為,似乎符合共同犯罪的條件。
一般共同犯罪要求是當事人都是出于故意,但對于交通肇事罪來講本身屬于過失犯罪,因此很多人就自然而然的認為交通肇事罪不會存在共同犯罪的情況。但其實,在交通肇事罪當中可能出現指示駕駛者逃逸的情況,對此,就有可能被認定為共犯,當然我國司法解釋中也對這一情況作出了單獨規定。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關于怎樣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問題的詳細解答,在實際法律問題情景中,個案情況都有所差異,我們要遵守法律秩序。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歡迎本網站找專業律師咨詢。
注意: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法律意見。如遇類似問題,建議咨詢專業律師或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