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深圳二次房改對房價有什么影響
隨著時代社會的發展房改的問題越來越多,很多人都對此有所疑惑面對房改的問題小編專門作出回答。那么2022深圳二次房改對房價有什么影響?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問法智選小編整理了一些相關的內容,接下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2022深圳二次房改對房價有什么影響
首先,建立多層次的保障體系。深圳計劃將住房分為市場商品住房、政策性支持住房、公共租賃房這三大類。到2035年,新增建設籌集各類住房共170萬套。
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總量不少于100萬套。也就是說,2018年起新增居住用地中人才房、安居房、公租房用地比例不低于60%,市場商品住房將占住房供應總量的40%左右。
同時,還有公共租賃住房建筑面積以30至60平方米為主,租金為市場價的30%左右,特困人員及低保、低保邊緣家庭租金為公共租賃住房租金的10%。
這就意味著,我國的住房長效機制正式浮出水面,高收入群體住商品房,中等收入群體住政策性支持住房,而低收入群體則住租賃房,真正做到每個家庭居者有其屋。
再者,設置了保障房申請的財產標準。這次深圳的《征求意見稿》提出對戶籍家庭租購安居型商品房將合理劃定收入財產限額。目前在公共租賃住房和安居型商品房申請條件方面,國內沒有設置收入資產線,這在一定程度上使急需保障的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不能得到及時解決。
此外,如果這次深圳市能夠合理確定收入財產限額標準,這樣可以更有利于住房保障工作精細化和可持續發展,而設置收入財產限額也是國內外城市的通行做法。同時,這次《征求意見稿》還首次提出,以輪候、抽簽、搖號等公開透有的方式確定租售對象,避免了之前社會各界擔心會暗箱操作的顧慮。
再次,《征求意見稿》首次提出安居型商品房可轉讓。對于購買安居型商品房的人何地可以轉為產權房。深圳市規定:實行一定年限內的封閉流轉,購房人自購房之日起累計在深繳交社保15年,或者年滿60周歲且購房滿十年,符合條件的可以申請取得完全產權,并按一定比例繳交增值收益。
與此同時,封閉流轉期間,因另購市場商品住房等法定事由或自身原因需要轉讓的,可面向其他符合申購條件的對象轉讓,或由政府按規定回購。安居型商品房可轉產權房,以及可以出售轉讓,這是過去推進保障房體系所沒有發生過的。
最后,深圳市在對高層次人才開出更優惠的入戶條件。是為了搶奪人戰,奪占先機。《征求意見稿》還規定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可以申請在一定年限內免租入住相應面積標準的住房;在深全職工作滿5年以上、符合條件的可以按優惠政策購買人才住房或者申請獲贈住房產權。
事實上,深圳在這次人才住房問題上,做了更大傾斜,重點面向符合條件的各類人才供應,可租可售,建筑面積以小于90平方米為主,租售價為市場價的60%左右;而這要比那些符合收入財產限額標準等條件的本市戶籍居民,在政策方面則更加優惠一些。
不過,也有反對意見稱,將保障房和安居房都納入保障房體系,是業內的共識。不過人才房是否應該納入保障房體系,就值得商榷。人才應該是由市場認定,而不是政府認定的,高端人才往往比更多人有能力買到商品房。
當然,現在還有人提出,深圳到2035年,要新增建設籌集各類住房共170萬套。相關住房的土地從哪兒出?我們在《征求意見稿》中發現,主要有二個方面:一是,進一步加大住房土地供應力度,計劃新增盤活35平方公里土地用于建設各類住房。
另一方面,盤活存量用地,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推進已批未建用地、社會存量用地、未完善征(轉)手續用地、征地返還用地等開發建設保障性住房;利用招拍掛商品住房用地、城市更新和產業園區等配建保障性住房等。深圳推出第二輪房改,具有劃時代的標桿意義。既將“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售并舉”的口號落到實處。又給出了政府安居商品房轉正和退出機制,并向引進人才傾斜,而且還設置了當地居民享受保障房的財產標準。所以在各方面均有較大突破。如果《征求意見稿》能在深圳推進成功,將來也會在其他各城市推廣。
以上就是本站律師團隊整理收集的關于2022深圳二次房改對房價有什么影響的介紹,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想要了解的,歡迎咨詢本站律師,點擊立即咨詢會有多名執業律師給您提供專業建議。
注意: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法律意見。如遇類似問題,建議咨詢專業律師或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