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預備階段,下列犯罪中屬于犯罪預備的有
犯罪預備也算犯罪,在處罰的時候,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具備修正的構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態。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
尚在犯罪預備階段算犯罪嗎
犯罪預備也算犯罪,在處罰的時候,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犯罪預備是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犯罪預備行為雖然沒有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但畢竟還未著手實行犯罪,還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在處罰上可以從輕、減輕或免除。
犯罪預備雖然還沒有實施犯罪,客觀上沒有造成損害,但對社會是存在著顯而易見的潛在危害的,如不加以制止和懲罰,無疑最終會導致犯罪的實施,給社會造成重大損害。
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則是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我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是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根據,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具備修正的構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態。這是追究犯罪預備行為的刑事責任的法理根據。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我國刑法第22條第2款認可了這一學說,規定對于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考慮到犯罪預備行為畢竟尚未著手實行犯罪,還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刑法又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不構成共同犯罪的具體情形有哪些
1、共同過失犯罪。
2、一方為故意犯罪,一方為過失犯罪。
3、同時犯,即同時實施犯罪,但彼此之間沒有任何意思聯絡。
4、先后故意實施相關犯罪行為,彼此沒有主觀聯系。
5、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即實行過限。
6、二人以上共同實施沒有重合內容的不同犯罪。
7、事前無通謀的窩藏、包庇行為,以及事前無通謀的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的行為。
8、間接正犯
(1)利用無責任能力者的身體活動;
(2)利用他人不屬于犯罪行為的身體活動;
(3)利用他人喪失自由意志的身體活動;
(4)利用不知情的人的行為。
共同犯罪中主犯可以判緩刑嗎
兩人共同犯罪的主犯能否判緩刑需要看是否滿足判處緩刑的條件。
根據我國刑法典第72條、第74條的規定,適用一般緩刑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如遇到問題類似還有不清楚的或新的情況,建議您直接本站在線提問以便于了解溝通案件情況,智能匹配平臺空閑律師為你作出詳細的有針對性的解答,盡量說明大致情況以免因信息不全、溝通不暢,解答有誤。先在線咨詢律師可謂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注意: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法律意見。如遇類似問題,建議咨詢專業律師或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