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車主負次要責任怎么賠償,交通事故主要和次要責任怎么賠償
目前,在司法實踐中,大部分的判決都是以70%和30%確定主次責任的承擔比例。即,負次要責任的,一般承擔30%的賠償比例。所有的損失先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對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才由責任人按責任劃分賠償。
本篇文章目錄一覽:
交通事故小車負次要責任怎么賠償
事故責任并不等于事故的賠償責任,事故責任是一種客觀的事實狀態,而事故賠償責任則是一種法律關系。有的賠償義務人并不是事故的參與者,也不承擔事故責任,但是依據相關的法律關系,將會法定承擔賠償責任。如保險公司,基于合同法律關系,對交通事故損害承擔有合同約定下的保險理賠責任,但其不可能承擔有事故責任。
根據《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46條第2項的規定,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雖然劃分了責任等級,卻并沒有規定具體的賠償比例。
在司法實踐中,大家有約定俗成、反復使用的比例,就形成了一種慣例。從這個意義上說,確定責任比例,實際上成了法官一種酌情確定的情形,從55%至90%,都是有可能的。目前,在司法實踐中,大部分的判決都是以70%和30%確定主次責任的承擔比例。即,負次要責任的,一般承擔30%的賠償比例。所有的損失先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對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才由責任人按責任劃分賠償。涉及機動車參與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事故造成的損失先由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保險責任限額內承擔,交強險理賠不足的,由各方當事人按照事故責任的比例分擔。如果是機動車與機動車的交通事故,無責任方無需賠償;一方是機動車一方是非機動車或行人的,在機動車方無責任時,亦需要承擔不超過10%的賠償責任。
電瓶車撞人輕傷賠償多少
被電瓶車撞了輕傷的賠償,首先判斷電瓶車的性質是否屬于機動車,確定事故責任,然后根據下列順序進行賠償:
1、電瓶車屬于機動車的,首先,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承保商業三者險的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予以賠償;仍有不足的,或者保險的,由當事人按照各自承擔的責任承擔。
2、電瓶車屬于非機動車的,按照事故的責任劃分情況,由雙方當事人按照過錯承擔賠償責任。
被電瓶車撞了輕傷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
如還有不清楚的或新情況,建議你直接本站,在線提問以便于了解溝通案件情況,智能匹配平臺空閑律師為你作出詳細的有針對性的解答,盡量說明大致情況以免因信息不全、溝通不暢,解答有誤。祝維權成功。
注意: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法律意見。如遇類似問題,建議咨詢專業律師或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