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繼承人
被繼承人是什么意思?
屬繼承法概念。是指遺留有權利和義務并在其死后(或喪失某種身份時)轉歸他人繼承的死者。任何公民只要死后遺留有遺產都可成為被繼承人。被繼承人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國家、法人或其他社會組織。古代被繼承人死后遺留下來的權利義務包括身份地位和財產。近現代以來,主要為財產,稱為遺產。繼承制度是以被繼承人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它決定著繼承的開始時間、繼承法律關系的主體范圍與順序、繼承客體。例如,在財產繼承中,繼承人死亡是繼承發生的惟一原因。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只有在被繼承人死亡后才會發生繼承問題。在承認身份繼承的立法例中,規定有戶主于生存中喪失戶主權如喪失行為能力、喪失國籍、離家等),也可開始繼承。被繼承人有無遺囑決定著繼承法律關系的類型和法律適用。被繼承人有權在前立遺囑對其財產進行處分,指定繼承人或遺贈人。在沒有遺囑、或遺囑無效、或遺囑繼承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或遺囑繼承人喪失受繼承、或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的,適用順序均以繼承人與被繼承人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確定。繼承法律關系的客體以被繼承人遺留的權利義務的范圍為限。
欄目索引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