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對方家屬諒解
關于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應當怎么認定的問題,本站律師從法律角度分析如下: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1、行為人肇事后急于逃避責任而逃逸,其既未查看被害人情況,也未作任何處置即逃離,行為人應當承擔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責任。
2、行為人發現被害人受傷較為嚴重,為了逃避責任,故意將被害人放置在光線昏暗或者隱蔽地點,之后由于其他車輛發生交通肇事等造成被害人死亡,行為人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3、行為人將被害人移到路邊比較安全的地方,希望其他人看到并給予救助,但被害人其后因其他車輛交通肇事等原因造成事故并死亡,行為人應否承擔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責任,要看被害人傷情嚴重程度。
4、行為人以為被害人死亡而故意將其放置在容易被其他車輛碾壓的位置或者用雜物進行掩蓋致使被害人因再次發生交通事故等原因死亡。由于逃逸行為仍是被害人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仍然可將此種情況認定為因逃逸致人死亡。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補充法律分析:
通常情況下,對方肇事逃逸的維權方式有以下兩種,如果您是受害一方,一是撥打110報警電話;二是直接到當地派出所報警。如果您是肇事逃逸一方,您可能面臨刑事責任,建議去當地公安機關自首。
更多復雜的肇事逃逸法律糾紛問題,建議咨詢專業律師。
注意: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法律意見。如遇類似問題,建議立即咨詢專業律師獲取針對性解答。
需要專業律師幫助?
24小時免費法律咨詢,專業律師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