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空白合同的法律風險
可能大家不是很清楚,當簽訂空白合同時,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雙方提前約定好合同的內容,一種是不按照約定好。那么簽訂空白合同的法律風險?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問法智選小編整理了相關的內容,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簽訂空白合同的法律風險
由空白合同引發的法律風險常有以下一些:
(一)掌控合同,隨心所欲
一些不實企業找借口將所有合同都掌握在手中,然后在合同的空白處隨心所欲地填寫對自己有利的內容。
(二)偷天換日,牟取私利
個別業務員為了牟取個人私利,在簽約過程中玩偷梁換柱的把戲。一旦對方簽完空白合同,自己又私自更改合同的當事人,把業務拉到自己經營的企業或相熟的企業。這種企業一般沒有履約能力,先期公章只是一種工具被人利用,使簽約單位誤以為是與加蓋公章的企業訂立的合同從而受到欺詐。
(三)內外串通
還有一些不法單位,和職工串通在一起,拿著加蓋公章的空白合同和業務介紹信四處撒網后簽訂大量供銷合同,在騙取大量的預付款后卻不能供貨或只能供少量的貨。當**權人到企業考察后,欺詐行為敗露,企業就會以職工已被開除、解聘或該職工已自動離職為借口,拒絕承擔法律責任。
(四)胡亂簽約,不計后果
部分業務員往往不分東南西北亂簽一氣,所簽合同并不能反映企業的實際履約能力,給合同的另一方造成損失。
上面本文對簽訂空白合同的法律風險的介紹僅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在實際法律問題情景中,為了高效解決您的問題,保障合法權益,建議您直接向專業律師說明情況,解決您的實際問題。
注意: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法律意見。如遇類似問題,建議咨詢專業律師或法律顧問。